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逝世10周年|缅怀我们的和志强老省长

    信息发布者:达增村委会
    2017-03-23 10:49:10   转载

    逝世10周年|缅怀我们的和志强老省长 


    来源:丽江读本

    2017年3月21日,是云南省老省长和志强先生逝世10周年,谨以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云南省东巴文化保护与传承协会会长、云南纳西学会会长杨福泉的这篇旧文,表达我们对和志强老省长的缅怀之情。(此文收入了《和志强纪念文集》一书中,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007年3月21日,我在云南红河州蒙自市开会,忽然接到友人木基元的一个短信,说和志强老省长已经于昨天(3月21日)下午5点3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我心里非常难过。晚上,蒙自下起淅淅沥沥的冷雨,我辗转难眠,披衣起来,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哀悼心情:

    玉龙有子志图强,一片丹心为民生。
    执政十载兴滇云,清廉实绩照汗青。
    披肝沥胆勤政事,彩云之南谱新声。
    天不永年因积劳,从此何处觅英魂!
    山泣水咽天地黯,回首往事泪纷纷。

    3月31日,在昆明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来吊唁的各界人士排成了长龙。在昆纳西乡友和来自丽江的吊唁团都在灵堂悲声长歌纳西祭词悼歌,不少人泪流满面,不少人哽咽哭泣,凄楚悲伤的呜咽声回荡在布满了挽联挽诗花圈、气氛肃默凝重的灵堂。

    下午,我和一些在昆纳西乡友最后陪伴着和省长的家人,把和省长的骨灰从灵堂送回他在昆明的家里,我与和少英、木基元、周智生等云南纳西学研究会的几个中青年学人,最后向和省长的遗像和骨灰盒行了磕头礼,想到这是对这位杰出的纳西人最后的告别,我不禁悲情难抑,清泪长流。

    我多年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对和省长对云南所做出的贡献了解得还是算比较多的,他从1985年直到1998年,连续任第六、七、八三届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以他为班长的省政府领导班子,密切联系云南实际决策,制定了符合云南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两烟”、矿产、电力、旅游、生物资源开发等支柱产业,积极推动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为今后云南突出特色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探索出了一条非常有效的发展之路。

    和省长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经济发展宏观决策回顾》中这样写:“曾有人问我,八九十年代的几届省委 、省政府到底办了几件什么大事?我概括地说了五句话:探索了发展云南特色经济的路子;培植了云南支柱产业;推动云南基础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构建了云南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使人民生活普遍得到了提高。”这几句话,确实实实在在地道出了和省长等几届省委省政府对云南的发展所作出的实绩和贡献。

    我怀念和志强省长,不仅仅因为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纳西人中产生的第一个省长,还因为他是一个有远大眼光的政治家、一个干实事、重实绩的好省长;同时,他还是云南四千多万各族人民的好儿子、一个优秀的地质学高级知识分子。

    除了在云南经济建设方面的诸多建树,有几个重大事情,从中都可以看出和省长是个高瞻远瞩、独具慧眼的决策者。1986年7月,云南工学院建工系教授朱良文去丽江,看到了丽江古城正面临着遭受“建设性破坏”的危机,满布钢筋水泥建筑的新街已经像一把尖刀插入古城中,而据他了解,在当时一些地方决策者错误的城市建设观念的支配下,这破坏古城风貌的新街还将继续向前延伸,穿过四方街。此外,古城的关门口等中心地区建起了体量太大的建筑;古城内一些平顶建筑不断涌现。这些情况严重地威胁着古城风貌的存亡。他回来后就心急如焚地写了题为《紧急呼吁》的信,想法交给了和省长,希望省长力挽狂澜,保护好丽江古城。

    和省长收到信后,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作了批示,他的批示立即转到丽江地委、行署,丽江县委、县政府:

    “较完整的保留丽江古城很有必要,这不仅是为了研究颇具特色的纳西族民居建筑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开放和旅游所必须。国内外专家多次呼吁,请你们认真研究,务必做到保留丽江古城。”

    省长的这个批示,有效地制止了丽江古城正在遭到的厄运,得以完整地保留其古城风貌。

    为云南获得了世界性声誉的三个世界遗产,与和省长等云南领导人的明智决策息息相关。1994年,在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上,和省长代表省政府提出了“决定申报丽江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三江并流’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重大决策。

    当时,我正在丽江参加省社会科学院和国际山地协会主席艾福思教授率领的美国学者合作的“玉龙山农村发展和生态调查”项目,记得这些国际友人获悉当时会议的相关主题时,非常高兴,艾福斯反复说,云南省政府意识到保护“三江并流”区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这充分体现了这些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在云南省政府这个明智的决策下,最终,云南获得了这两个举世瞩目的“世界遗产”殊荣,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为云南乃至中国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无法估量其瑰宝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我觉得,这些据有卓越前瞻性的决策和良好的结果,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和当代很多因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决策而给我国的山河和人民带来的重大损失和破坏的决策相比,它将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而昭示后人。

    后来,和省长又以卓越的眼光,大力支持翻译出版《纳西东巴古籍译著全集》100卷,最终促成了这千册百卷经典的问世,《纳西东巴古籍译著全集》在2001年获得了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全集”的出版,成为丽江所珍藏的东巴古籍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关键促成因素之一。

    迄今云南所获得这三项世界级桂冠,都与和志强省长的决策有密切的关系,它突出地反映出和省长所具有的高远的眼光和见识。

    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纳西人的儿子,和省长对自己的民族和家乡有非常强烈的爱,他的很多明智决策,对形成今天丽江成为世界旅游胜地、文化名邦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对于客居他乡的纳西游子来说,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三多节”,便是充分享受尽情地听和说母语的快乐的日子。每年阴历二月八日,我们在昆明的纳西人年年过民族节日“三多节”,大家尽情地唱母语的歌,跳传统的舞。1990年,我们戏称的“纳西头人”和万宝等纳西前辈,决定改变一般由年长者主持节日的模式,叫我们几个纳西中青年学者来主持当年的纳西民族节日“三多节”,我作为当年的主持人,设计了首先用通俗而又稍为典雅的纳西语致词,然后用汉语致辞,并根据有外国朋友参加的情况再用英语致词的模式,结果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很多乡友争相上台出节目,气氛非常活跃热烈,那天和省长和好几个副省长以及省政府各个部门的领导来参加三朵节,愿来说只参加20多分钟,后来,和省长被三朵节的热烈气氛所感染,坐下来就不走了,后来还到舞台上和大家一起跳“纳西阿丽丽”歌舞,其他副省长也和在昆纳西同胞同乐共欢。

    1995年5月1日,位于昆明海埂的纳西民族村进行“开村”典礼,和省长也来参加了,纳西村门楼上的“纳西族村”这几个字是他题写的。在活动中,他专门特意去看了由木基新等几个来自丽江的纳西族优秀画家所绘的东巴文化内容的壁画,我给他做了一些壁画内容的简要介绍,他和我们几个在昆明的中青年学者和创作壁画的画家们合影留念。

    2002年12月26日,丽江地区撤地建市,在丽江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省长也回来了。一天,丽江古城区委、区政府宴请回来参加庆典的一些丽江籍人士和纳西族人士。那天,和志强老省长、省政协和占钧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获得少将军衔的和国才将军、丽江市市长和自兴先生、怒江州委书记解毅先生、丽江市委副书记何金平先生等人都来了,大家与为云南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省长在一起相聚,都非常高兴和激动,有人席上作歌,我也在聚会上高歌一曲纳西民歌《牙哈里》以助兴,记得当时和国才先生的夫人(白族)特别激动,对在座的纳西人一个个敬酒,连续喝了数十杯白酒,如此豪气酒量,使人动容。

    在席上,和省长还与和占钧先生等人说起,看到我写的一些文章,比如刊登在云南日报上系列谈云南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问题的文章,很赞赏我的一些观点和笔法。听到这位我所钦佩的长辈的赞许,我感到很受鼓舞。

    2005年,我兼任主任的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拟邀请对云南省志事业倾诉了很多心血,并且一贯给予大力支持的和省长来省志办视察,开个座谈会,和省长已经答应和原省政府秘书长、地名学家吴光范先生一起来,我们正在筹备中,但不久就听说和省长需要到北京看病,所以未能如愿成行!如今斯人已逝,此愿未了,我不禁扼腕叹息!

    和省长生于1934年,到今年才73岁,在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技术发达的当代,长寿的人越来越多,和省长应该说还是在英年时期,但却那么早地离开了我们。我认为这肯定与他当省长十多年来夙兴夜寐的辛苦操劳有密切关系,曾听过和他共过事的朋友讲,和省长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就像一头牛那样能吃苦,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他是为了云南的繁荣发展和云南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蜡炬成灰了!

    人已去,痛长留,滇人哀,天知否!
    愿和省长的英魂走好!走回我们山高水长的故乡,走回丽江青山绿水的怀抱中!

    ——
    2007年3月31日
    于昆明和省长悼念日



    1993年5月1日昆明纳西民族村进行“开村”典礼,和省长夫妇在民族村与丽江中青年学子和画家在一起,丽江几个画家是应邀来昆明民族村画照片中的那堵壁画的,图左一起依次为纳西画家杨红忠、画家木基新(已去世)、画家和家祥、学者李国文、画家张云岭、和省长、杨福泉、画家许正强、右一为和省长夫人:



    昆明纳西民族村门楼上和省长题的字:



    下面是杨福泉收集翻拍到的一些照片——


    和省长回到丽江一中看望母校的教师,当时的专员木荣相陪同前往:



    1994年和省长在丽江主持召开滇西北旅游发展会议后,丽江的旅游开始逐步实现腾飞。这是和省长1997年到丽江黎明考察时,和丽江旅游界的人士以及当地傈僳族同胞在老君山合影:



    和省长对丽江的旅游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这是他1997年考察丽江黎明时,当时的地委书记段增庆和专员和段琪陪同考察。(何世伟 摄)



    1994年,和省长在丽江主持滇西北旅游发展会议期间,到虎跳峡考察,当时丽江地方官员马惠全、王家仁、和段琪等陪同考察:



    1997年12月28日,和省长陪同挪威国王和王后到丽江县黄山乡白华村村民木伟家做客,丽江乡村的“农家乐”旅游方式逐渐在全省闻名遐迩,各地纷纷仿效,迄今不衰:



    和志强省长(车文龙摄):



    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赵世红院长寄来的几张照片,是2005年1月他与现任云南省发改委主任和段琪先生(曾任丽江地区专员多年)一起到和省长家里,向他赠送全套100卷《纳西东巴古籍译著全集》时拍摄的。


    和省长为这套获得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的纳西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瑰宝给予了大力支持,全集的出版,是促成丽江东巴古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记忆名录”的关键因素之一。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